新年新气象,奋进的“战鼓”已经擂响,铆足干劲的新材人,掀起大干实干的工作热潮,在“兔”飞猛进的新年开局中迈出“新”步伐,通用技术新材多项科技成果荣获开门红!
科研成果
通用技术新材再添“专精特新”企业
1月6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2022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019年到期复核通过企业公司名单》,通用技术新材东莞中纺化工成功入选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名单。东莞中纺化工坚持以创新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抓手,深耕环保型高端尼龙助剂的产品研发领域,所承担的中纺联锦纶染色固色剂项目,已获3项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ECO PASSPORT by OEKO-TEX®国际环保认证,荣获中纺联2021年度科技成果优秀奖、通用技术集团2022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用技术新材中纺绿纤荣获2022年度“莱赛尔行业贡献奖”“纤维之星技术突破奖”
新年伊始,传来喜报!通用技术新材中纺绿纤荣获中国纤维网评选的2022年度“莱赛尔行业贡献奖”“纤维之星技术突破奖”。作为中国第一家采用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生产莱赛尔纤维的企业、国内唯一荣获Canopy“绿色衬衫”评级的莱赛尔纤维企业,中纺绿纤深入践行“以科技进步与品质服务引领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莱赛尔纤维制备方法绿色环保,规模化生产绿色低碳,纤维性能优异且自然可降解,实现了再生纤维素纤维绿色加工,为人民带来舒适、健康、环保的全新体验,为推动行业绿色发展积极贡献了力量。
通用技术新材中纺化工无氟项目入选“2022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与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了“2022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名单。“无氟生态纺织品助剂助力绿色印染”案例成功入选。该案例是中纺化工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无氟防水剂课题的产业化应用实践,其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曾荣获第八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绿色先锋奖、202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取得瑞士的ECO PASSPORT by OEKO-TEX®环保认证,从源头上减少化学品助剂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问题,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具有显著优势,在工装、户外、医用领域大范围取代进口产品,市场口碑不断提升。
通用技术新材料板块开展2022年度“五小”创新征集评选活动
近日,通用技术新材工会开展2022年度“五小”创新征集评选活动,征集到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创造价值高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成果数量创历史新高。经过专家评审组和职工评审组的综合评定,共评选出一等奖9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1项、优秀奖20项。为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创造热情,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经通用技术新材工会委员会研究决定,对“可挥发气体收集过滤装置”等60项“五小”创新成果给予表彰奖励。
通用技术新材江南分院荣获“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突出贡献奖”创新领域先进集体
1月30日,绍兴市越城区、滨海新区公布了2022年度各领域、各条线涌现的先进典型。江南分院荣获“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创新领域)。江南分院坚持研发创新,强化产学研合作,共计承担国家、省、市各级及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在面向行业卡脖子技术及关键共性技术领域,2项成果顺利通过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3项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专利优秀奖等。参与制定行业、团体标准共2项,发布企业标准2项,申报发明专利9件,授权发明专利3件。围绕市场需求,聚焦功能性纤维及其产品、个体防护、生态植物染等方向持续开展新品,成果已在企业实现转化应用。
科研动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原位法连续聚合技术应用”顺利通过课题绩效评价
1月18日,由中纺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原位法连续聚合技术应用”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议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以及来自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的8位专家组成专家组。项目总负责人汇报了项目整体进展情况与取得的成果;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对“高储存稳定乙二醇基超细颜料色浆连续制备技术”“高颜料浓度聚酯预聚体制备及在线添加技术”“高品质原液着色聚酯原位法连续聚合工业化成套技术”课题的总体进展情况、取得的重要成果及效益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听取了项目与各子课题的执行情况汇报,经充分讨论和质询,一致认为课题组织管理有效,各单位协同研发效果显著,课题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内容和考核指标,同意通过绩效评价。
年产10万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连续聚合熔体直纺生产线一次性投产成功!
近日,中纺院顺利完成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项目专有设备的安装调试,实现了全球首台套年产10万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连续聚合熔体直纺生产线一次性投产成功,所生产原位聚合特黑聚酯切片与短纤维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项目要求。该项目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年产10万吨聚酯连续聚合熔体直纺生产线为基础,通过引入中纺院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工艺技术与专有设备,新增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切片及直纺纤维生产功能,提升了生产线的柔性化、功能化能力。本次投产成功,标志着由中纺院研发的原位聚合原液着色产业化技术已成熟,也标志着中纺院创新中心历经7年技术攻关的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技术产业化成功。
第十届 CTTC全国纺织服装检测技术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1月9日,由中纺标举办的“第十届 CTTC全国纺织服装检测技术创新发展论坛”顺利召开,旨在促进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100余家行业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以“废旧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为主题,围绕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产品应用、检测及认证技术展开讨论,会议设置了《废旧锦纶循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循环再利用材料检验鉴别技术概况》《循环再利用聚酯(PET)纤维鉴别技术研究》《循环再利用纺织品认证技术》报告分享环节。
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2022年12月28日,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和2023年开放课题方向的设置。与会专家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引入了天津科技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完善了生物基产业链,对实验室优化重组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在Lyocell纤维新技术、可降解聚酯新材料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以及在队伍建设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同时也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的工作与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和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中纺标研制的两项国家标准样品获批延长有效期
近日,由通用技术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家标准样品GSB 16-3631-2019 《马丁代尔法测定纺织品耐磨性能用毛毡标准样品》和GSB 16-3632-2019 《马丁代尔法测定纺织品耐磨性能用泡沫标准样品》获批延长有效期至2027年9月。
北京大学材料学院赴通用技术新材中纺院合作交流
1月13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邹如强一行赴中纺院中试基地天津纺科开展合作交流。通过本次交流,双方对合作创新共同发展形成共识,为下一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未来,中纺院将努力提升对行业市场的敏锐性和工程化技术积累,与北京大学材料学院前瞻技术深入融合,持续加深校企研发合力,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模式,谱写新篇章。